实习生 周 冀
(相关资料图)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橡皮、水杯、书包……从初一下学期到初三上学期,林宇的东西总是莫名其妙地消失,然后出现在消防柜、椅背、黑板顶部,甚至是厕所里。每当他感到焦头烂额时,“闹剧”的始作俑者便会向周围同学炫耀:“看,他又被我耍了!”
很多年后林宇才意识到,那时的自己遭遇了校园欺凌。林宇虽然在初中时就读于重点班,但由于在班内成绩落后,有些自卑,鲜少发脾气,甚至有点“讨好型人格”。闹剧刚开始时,他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然而忍让没有换来欺凌的消减,反而渐渐地发展成为日常。林宇也有过反抗,对方偶尔“消停”两天,不久又变回老样子,最终林宇不再反击。他回忆:“如果当时我的脾气硬一点,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日前,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要重点关注面临学业就业压力、经济困难、情感危机、家庭变故、校园欺凌等风险因素以及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学习生活环境变化的学生。
视觉中国供图
校园生活、人际关系状况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校园欺凌不论对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容易产生消极影响。那么,校园欺凌是否存在普遍规律?我们能否通过找到其中的共同点,加以规避,从而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
有人认为:“在校园霸凌事件中,欺凌者一定察觉到了被欺凌者心中那种被强烈抑制的攻击性” 。心理咨询师严艺家表示,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不闹脾气’可能意味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很多空间去学习建设性地表达内心,包括攻击性在内的负面情绪;欺凌者往往习惯用破坏性方式去表达攻击性及负面情感。”她表示,在后者的眼中,前者就像“小绵羊”一般好欺负。
严艺家总结,具有以下3种特质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被欺凌对象:一是在肯定的声音中长大,父母往往会夸赞其“好带”“不怎么发脾气”;二是习惯被安排生活,缺乏独立做主和说“不”的能力;三是身心常年遭遇粗暴对待,渐渐习惯被持续侵入身心边界的体验,并在人际关系中无意识复制这种关系。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贾洪武曾接触过不少遭遇过校园欺凌的孩子,其中一部分的确有抑制自己攻击性的倾向。
“有的孩子接受了‘反暴力’教育,但不明白该在他人侵犯到何种界限时反击。”贾洪武曾开导过一个信奉“和平主义”的孩子,他在学校经常被恶意骚扰。这个孩子虽然生气,可出于强烈的道德感,他不愿以激烈的方式反击。接受心理咨询后,他激烈地反抗了一次,才让自己脱困。
Copyright 2015-2022 财务报告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12018864号-19 联系邮箱:29 13 23 6 @qq.com